>  知识 >  贷款

快贷合法吗?三招教你辨别贷款平台合规性

罗经理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来源:
罗经理 贷款顾问
咨询TA

最近后台总收到私信,问“快贷合法吗?”。每次看到这种问题,我都忍不住叹气——贷款这事儿,合法合规是底线,可太多人急着用钱时,根本顾不上看清楚平台底细。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帮人分析贷款的经验,掰开揉碎了说清楚,也教大家怎么自己判断。

快贷合法吗?三招教你辨别贷款平台合规性

先得明确:“快贷”不是单指某一个平台。市面上叫“快贷”的产品少说有几十种,有的是银行旗下的正规产品,有的是小贷公司推的,甚至还有些没资质的“野平台”蹭热度。所以问“快贷合法吗”,得先搞清楚你说的是哪一家。不过不管名字怎么叫,判断标准都一样,今天就说三个最关键的点。

第一个硬指标:有没有金融牌照。这就像开车得有驾照,贷款平台想放贷,必须有监管部门发的“通行证”。正规的牌照类型有几种:银行的贷款资质、消费金融公司牌照、小额贷款公司牌照。比如你在手机银行APP里看到的“快贷”,像建行之前推过的“快贷”产品,那肯定合法,因为银行受银保监会直接监管,牌照齐全得很。但要是在不知名的小APP上看到的“快贷”,号称“无抵押秒批”,你就得留个心眼——先去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它的公司名称,看经营范围里有没有“小额贷款业务”“消费信贷服务”这类字眼,没有的话基本就是违规的。

第二个要看利率。就算有牌照,利率太高也不行。现在国家规定,民间借贷利率不能超过一年期LPR的4倍(目前LPR是3.45%,4倍就是13.8%),超过这个数就算高利贷,不受法律保护。我见过有用户发来的“快贷”合同,写着“日息0.05%”,看着挺低吧?一算年化利率,0.05%×365=18.25%,直接超了13.8%的红线。这种平台就算有牌照,利率超标也不合法,真要闹到法院,超过部分的利息你不用还。

第三个得瞧信息披露透不透明。合法的平台,不会藏着掖着。你打开它的官网或APP,公司全称、注册资本、办公地址、联系方式这些基本信息得清清楚楚;贷款合同里,借款金额、利率、还款方式、手续费(比如服务费、担保费)这些收费项,每一项多少钱、怎么算的,都得列明白。前阵子有个网友在论坛吐槽,说他借的“快贷”,申请时只显示“利息低至0.03%/日”,结果放款后发现被扣了“账户管理费”“风险评估费”,加起来比利息还高——这种不提前说清楚收费项的,十有八九有问题。

可能有人会说,“我哪懂那么多,急用钱的时候哪顾得上查这些?”这话我理解,但越是急,越得绷着这根弦。给大家个简单的自查步骤:第一步,在应用商店看APP开发者是不是持牌机构,比如银行、正规消费金融公司,非持牌公司的APP直接划走;第二步,用“年化利率计算器”(网上搜就能找到)算实际利率,超过13.8%的别碰;第三步,合同条款逐字看,尤其是“其他费用”“违约责任”这些小字,有看不懂的别签,问清楚再决定。

之前有个用户更离谱,在一个“快贷”平台借了5000块,到期还不上,催收直接打电话给他父母、同事,还P了他的照片发群里——这就是典型的暴力催收,绝对不合法。遇到这种情况,保留好催收记录(短信、通话录音、截图),直接打12378银保监会投诉电话,或者去“国家信访局”官网反映,监管部门现在对这种违规行为查得很严。

说到底,合法的“快贷”肯定有,但你得会挑。记住:合规的平台不会催着你签合同,不会藏着收费项,更不会用暴力手段催收。要是你接触的“快贷”符合这几点,那基本没问题;反之,不管它名字多响亮、放款多快,都别碰。贷款是为了应急,不是给自己挖坑,守住合规这条线,比啥都重要。

广告
?x

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

【原创声明】凡注明“来源: ”的文章,系本站原创,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否则,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