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一个老客户王姐给我打电话,语气特别着急:“李顾问,我前年给我侄子担保了20万的经营贷,现在我自己想贷款买车,4S店说银行初审没通过,是不是因为担保的事啊?”挂了电话我叹了口气,这种情况真不是个例。很多人觉得“担保就是帮个忙,签个字而已”,压根没意识到这背后的风险。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,给别人担保到底会不会影响自己贷款,影响在哪儿,以及咱们普通人该怎么应对。
先直接说结论:会影响,而且影响可能比你想的要大。为啥这么说?因为担保这事儿,法律上叫“连带责任保证”(银行贷款基本都是这种),意思就是如果被担保人还不上钱,银行可以直接找你这个担保人要。站在银行的角度,你担保的这笔贷款,就相当于你自己借了钱没还,属于“隐性负债”。
具体影响在哪儿呢?最直接的就是你的“负债收入比”。银行批贷款时,会算你每个月的还款压力占收入的多少,这个比例叫负债收入比,通常要求不超过50%(有些银行是45%)。比如你每月工资1万块,自己名下有房贷每月还3000,这时候负债收入比就是30%。如果你给别人担保了一笔贷款,每月要还2000,那银行就会把这2000也加到你的负债里,算下来就是(3000+2000)/10000=50%,刚好卡在银行的红线。这时候你再想贷款买车,每月要还2000,负债收入比就成了70%,银行十有八九会拒贷,或者让你减少贷款金额。
除了额度,贷款利率也可能受影响。银行会觉得,你既有自己的贷款,又给别人担保,还款压力比普通借款人更大,风险更高。这时候就算批贷,利率可能会比同等条件下没担保的人高一些。我见过一个客户,资质挺好,国企员工,征信也干净,但因为给朋友担保了50万,自己贷款买房时,利率比同小区没担保的业主高了0.3个百分点,算下来30年房贷多还了好几万利息。
更麻烦的是,如果被担保人没按时还款,哪怕只是逾期几天,你的征信报告上也会留下记录。去年有个客户,给表弟担保了15万信用贷,表弟有一次忘了还款,逾期了3天,虽然很快还上了,但客户自己贷款时,银行还是把这笔逾期当成了“瑕疵”,要求他提供更多的资产证明,折腾了好久才批下来。要是被担保人彻底还不上钱,银行起诉后,你还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,到时候别说贷款了,坐飞机、高铁都受影响。
那银行具体怎么评估担保人的资质呢?主要看两点:一是征信报告,二是还款能力。征信报告里有个“担保信息”栏,会清清楚楚写着你给谁担保了多少钱,贷款期限多久,现在有没有逾期。银行一看就知道你有没有隐性负债。还款能力方面,除了收入,银行还会看你的资产,比如存款、房产、车子这些,看你能不能同时承担自己的贷款和担保的债务。
说到这儿,可能有人会问:“那我已经给别人担保了,现在想贷款怎么办?”有几个办法可以试试。首先,如果你和被担保人关系还不错,可以商量让他提前把贷款还了,或者找别人替换担保——不过替换担保得银行同意,操作起来有点麻烦,但不是没可能。其次,申请贷款时,主动跟银行说明情况,比如被担保人收入稳定,还款记录一直很好,自己的收入也足够覆盖所有负债,最好能提供工资流水、在职证明这些材料,证明自己的还款能力。最后,如果负债收入比实在太高,也可以考虑增加首付,减少贷款金额,或者延长贷款期限,降低每月还款额,这样负债收入比就能降下来。
这里必须提醒一句:千万别为了面子随便给人担保。我见过太多因为“亲戚开口不好拒绝”“朋友说就走个流程”而稀里糊涂签字的人,最后把自己坑了。担保前一定要想清楚:这个人的还款能力到底怎么样?他借钱是干嘛用的?如果他还不上,你自己能不能扛得住这笔债务?这些问题不想清楚,宁可不担保。
总之,给别人担保不是小事,它直接关系到你自己的征信和贷款资格。如果你正在考虑给人担保,或者已经担保了想贷款,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。有具体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,我会尽量回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