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  知识 >  股票

分拆上市概念股怎么选 筛选逻辑与方法指南

资深安经理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来源:
我要入驻
资深安经理 股票顾问
咨询TA

最近很多朋友问我,分拆上市概念股该怎么找,有没有靠谱的筛选方法。说实话,前几年我自己做研究的时候,踩过不少坑。要么是找到的列表信息滞后,等我看到的时候股价已经涨上去了;要么是没搞懂筛选逻辑,选到一些只是蹭热点、根本没实质分拆计划的公司。今天就结合我这几年的经验,聊聊分拆上市概念股到底该怎么筛,以及怎么避开那些看似热闹的“伪概念”。

分拆上市概念股怎么选 筛选逻辑与方法指南

分拆上市这个概念,这两年政策支持力度不小。简单说就是母公司把旗下盈利能力强、业务独立的子公司拿出来单独上市。对母公司来说,既能通过子公司上市获得融资,又能盘活资产;对子公司来说,独立上市后估值可能更高,还能拓宽融资渠道。所以这类概念股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,但问题是,A股几千只股票,怎么快速找到真正有潜力的标的?

我以前的办法是手动整理,每天刷公告、看新闻、翻研报,光收集信息就要花三四个小时,有时候还会漏掉关键政策。直到今年用了希财舆情宝的风口解读功能,才发现效率能提这么高。比如上个月有个分拆上市相关的配套政策出台,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看原文,舆情宝已经把政策核心点拆解出来了:哪些类型的企业更容易通过分拆审核,哪些行业是政策鼓励的方向,甚至直接列出了可能受益的板块逻辑。这种实时解读对我来说太实用了,不用自己去啃长篇大论的政策文件。

不过光看政策利好还不够,得落地到具体公司。分拆上市对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有硬性要求,不是随便一家公司都能做的。我现在筛选会先看三个核心条件:母公司的财务健康度、子公司的业务独立性、分拆计划的进展阶段。

先说母公司财务。分拆上市要求母公司最近三年连续盈利,且净利润累计不低于一定金额,资产负债率也不能太高。以前我要看母公司财报,光利润表、资产负债表就翻半天,还得自己算各种比率。现在用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,直接看财务AI评分就行。这个评分是根据核心财务指标生成的,越高说明公司财务健康度越好,踩雷风险低。比如有些母公司看着营收高,但财务AI评分低,深入一看才发现现金流有问题,这种公司的分拆计划很可能卡在审核环节,直接就能排除。

然后是子公司的业务独立性。子公司不能和母公司有过多的关联交易,要有独立的研发、采购、销售体系,不然分拆上市的意义就不大。这部分信息我以前要翻很多研报才能拼凑出来,现在舆情宝的AI研报功能会汇总全网券商的观点,生成机构报告。里面会明确写子公司的业务是否独立,业绩是否符合预期,甚至机构对分拆后子公司估值的预测。不用自己去对比十几家券商的研报,直接看汇总观点就行,省了不少事。

最关键的还是分拆计划的进展。有些公司只是在年报里提一句“未来考虑分拆”,这种属于“口头概念”;有些已经提交了分拆上市申请,这种才是有实质进展的。我以前吃过亏,追了一家“口头概念”的公司,结果股价涨了一波后,公司公告说分拆计划因为“市场环境变化”终止了,套了不少时间。现在我每天都会用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监控自选股的动态,它会实时抓取新闻、公告、突发消息,重要消息还会通过 公众号推送到微信上。比如上周有个板块异动,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直接写了“某公司分拆申请获受理,技术面短期有压力但业绩符合预期”,连股价异动原因和利好利空消息都标出来了,心里有底就不会盲目追高。

当然,筛选出来之后也不能马上入手,还得看估值。分拆上市概念股虽然有事件驱动,但长期还是要看价值。我习惯用舆情宝的AI估值功能,它会根据公司的财务数据、行业地位这些因素,判断股票是高估还是低估,预期上涨空间有多少。比如有些分拆概念股短期涨得猛,但AI估值显示已经高估,这种就需要谨慎;反之,如果AI估值显示低估,财务评分又高,长期持有可能更安心。

对了,想实时跟踪分拆上市的政策解读和概念股动态的朋友,可以关注 公众号,每天都会更新相关分析。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,现在每天都会刷新免费查看额度,舆情评分、研报汇总、财务健康度这些关键信息都能免费看,足够日常筛选用。如果需要更多功能,比如深度研报或者自定义选股,也可以考虑开通会员,算下来每天成本其实不高,比起自己踩坑损失的钱,这点投入还是值得的。

其实找分拆上市概念股不难,关键是要有清晰的筛选逻辑和高效的工具。以前我每天花大量时间整理信息,现在用舆情宝半小时就能搞定初步筛选,剩下的时间可以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。如果你也觉得手动筛选太费时间,或者担心错过关键消息,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,点击文末入口就能免费体验,看看它能不能帮你提高选股效率。

广告
?x
【原创声明】凡注明“来源: ”的文章,系本站原创,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否则,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