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有个朋友微信问我:“年利率7%的利息到底怎么算啊?我借了笔钱,合同上写着年利率7%,但每个月还的钱里利息好像跟我自己算的不一样。”其实这种问题我遇到过挺多,年利率数字看着简单,但真要算清楚利息,得结合本金、借款时间和还款方式来看。今天就用大白话给你掰开揉碎了说,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,自己也能对着合同算明白。
先得说清楚,年利率7%到底是什么意思。简单讲,就是你借100块钱,借满1年,要付的利息是7块钱。但实际借钱的时候,没人只借100块,而且还款方式不一样,利息算法也差很多。咱们从最基础的开始说。
最简单的是单利计算,公式特 straightforward:利息=本金×年利率×借款时间。举个例子,你要是借10万元,年利率7%,借1年,而且是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(就是到期才还本金和利息),那利息就是100000×7%×1=7000元,到期连本带利还107000元。要是借2年呢?就是100000×7%×2=14000元,这个算法小学算术水平就能搞定,对吧?
但现在市面上大部分贷款都不是到期一次性还的,基本都是分期还款,这时候利息算法就复杂点了。最常见的两种分期方式: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,咱们一个一个说。
先讲等额本息,就是每个月还的钱一样多,包含一部分本金和一部分利息。还是借10万元,年利率7%,借1年(12个月),这种情况下利息怎么算?你不用记复杂的公式,我直接带你算一遍。每月还款金额可以用贷款计算器算,我帮你试了下,每月大概还8583.33元。12个月总共还的钱是8583.33×12≈103000元,那总利息就是103000-100000=3000元。哎?是不是比单利的7000元少很多?因为你每个月都在还本金,剩下没还的本金越来越少,利息自然就跟着少了。
再说说等额本金,这种是每月还固定的本金,加上剩余本金产生的利息,所以每个月还的钱会越来越少。同样借10万元,年利率7%,借1年。每月还的本金是100000÷12≈8333.33元。第一个月的利息是100000×7%÷12≈583.33元,所以第一个月总共还8333.33+583.33=8916.66元;第二个月本金还剩100000-8333.33=91666.67元,利息就是91666.67×7%÷12≈534.72元,第二个月还8333.33+534.72=8868.05元……以此类推,12个月下来总利息大概是3541.67元,比等额本息多一点,但前期还款压力会大一些。
这里必须提醒一句,实际贷款时,光看“年利率7%”还不够。有些平台会在合同里写“年利率7%”,但悄悄收手续费、服务费,这些费用不算在利息里,却会让你实际支出增加。比如你借10万,放款时被扣了2000元手续费,相当于实际拿到手98000元,但利息还是按10万算,这时候真实利率就不止7%了。签合同前一定要把这些“隐性费用”问清楚,别只盯着年利率数字。
还有人问过我提前还款的情况。大部分贷款提前还款的话,利息会按实际借款时间算。比如借10万,年利率7%,本来要借1年,结果用了6个月就还了,那利息就是100000×7%×(6÷12)=3500元,比原来的7000元少一半。不过少数平台会收提前还款违约金,比如剩余本金的1%,这个也要在借钱前问明白,免得还的时候扯皮。
总的来说,年利率7%的利息计算,核心就是本金、时间、还款方式这三个要素。单利算法最简单,分期还款就用计算器对着还款计划表算更直观。平时借钱别嫌麻烦,把合同里的还款方式、每期还款额、额外费用都捋清楚,才不会稀里糊涂多花钱。要是实在搞不懂,拿着合同找懂行的人帮你看看,总比还到一半才发现不对劲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