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问我:“欠的网贷要是一直不还,过多久能作废啊?”每次看到这种问题,我都想叹气——要是真有“作废”这回事,哪还有那么多逾期纠纷?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说清楚:网贷欠款根本不存在“作废”一说,所谓的“多久不还作废”,大多是对法律和实际情况的误解。
先说说法律层面。很多人听说过“诉讼时效”,以为过了这个时间,钱就不用还了。确实,民法典里规定,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3年。也就是说,如果网贷平台在你逾期后3年内没通过法律手段追讨(比如发催收函、起诉),你可以用“超过诉讼时效”为由拒绝履行还款义务。但这里有个关键:诉讼时效是“胜诉权”的时效,不是“债务”的时效。你的欠款本身依然存在,平台还是有权催收,只是起诉到法院可能拿不到胜诉判决。
但现实中,网贷平台会让你“安稳”等3年吗?我接触过的案例里,几乎没有。平台的催收手段多着呢:前3个月是内部催收,电话、短信提醒;超过3个月可能转给第三方催收公司,强度会升级,甚至会联系你的家人朋友;要是金额大(比如超过5万)、逾期时间长(比如1年以上),有些平台真的会走法律程序。去年有个用户欠某平台3万8,逾期14个月后收到法院传票,最后不仅要还本金利息,还得承担诉讼费,征信上也多了“被执行”记录。你说这钱“作废”了吗?根本没有,反而惹了更大的麻烦。
再说说征信,这是最直接的影响。现在正规网贷基本都上征信,逾期1天就可能被上报,逾期超过90天就是“严重逾期”,征信报告上会留5年记录。5年内你想贷款买房、买车,基本没戏。我见过一个用户,5年前欠某消费金融公司8000块,当时觉得金额小,拖着没还。今年想贷款买房,银行一看征信报告直接拒了,他后悔得直拍大腿:“当时觉得几千块不算事,现在才知道征信坏了比丢钱还难受。”
可能有人会说:“我欠的是小平台,不上征信,他们能把我怎么样?”别侥幸。去年有个网友在论坛发帖,说欠了某小贷公司2万,没上征信,逾期两年没被起诉,以为没事。结果今年想办信用卡,银行审核时查到他在这家小贷公司的逾期记录——原来平台虽然没上央行征信,但接入了百行征信这类民间征信机构。最后信用卡没批下来,他才知道现在的征信体系早就不是“不上央行征信就没事”了。
所以别再琢磨“多久作废”了,真逾期了该怎么办?首先,别躲。催收电话可以接,说明自己的情况,比如暂时没钱,能不能协商分期。很多平台有个性化还款方案,虽然利息可能不会全免,但至少能避免利滚利。其次,查清楚平台是否合规。如果是利率超过36%的高利贷,超过部分可以拒绝还,但本金和合法利息还是要还。最后,实在还不上,保留好所有沟通记录(催收短信、协商录音等),万一被起诉,这些是证据。
说到底,网贷是“借”不是“拿”,签了合同就得认。与其想着“作废”,不如早点面对。钱没了可以再赚,征信坏了,影响的可是未来很多年的生活。希望大家都能理性借贷,别让一时的侥幸,变成一辈子的麻烦。